11月8日
我们迎来第22个中国记者节
这一天,对于武清融媒人而言
与平时并没有什么两样
或是行色匆匆于采访途中
或是奋笔疾书于电脑桌前
这或许就是对记者节最好的庆祝
11月8日下午,“庆建党百年·展融媒风采”记者节庆祝活动在区融媒体中心一楼演播厅举行。
活动中,区委常委、区委宣传部部长薛梅,区委常委张品彬为中心“好记者讲好故事”获奖选手颁奖。
张品彬在致辞中充分肯定了融媒体中心取得的成绩。他说,传播党的声音,记录时代风云,推动社会进步,守望公平正义是新闻工作者的历史使命与政治责任。今年以来,全区广大新闻工作者创作了一批“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优秀作品,讲述了精彩的武清故事,传递了强劲的武清声音,为全区高质量发展营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同时还要清醒地看到,媒体融合发展正处于“深水区”,机遇和挑战并存。全区广大新闻工作者要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持续践行“四力”,提高宣传艺术,丰富展现手段,改进话风文风,厚植人民情怀,用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不断提升武清融媒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做到让区委放心 ,让人民群众满意。
活动在开场舞《站在草原望北京》中拉开帷幕。
民生新闻节目《小韩说事》特别报道“我是记者”,以一线直击的方式,展示了武清融媒人的日常工作状态。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十四五”开局之年,站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全体采编播人员用笔尖书写、用镜头记录、用话筒传递,诠释了新时代党媒记者的使命与担当。
2021年天津市新闻界“好记者讲好故事”演讲比赛三等奖获得者刘畅与大家重温了《血肉之躯保家乡,抗美援朝精神扬》,通过讲述一位抗美援朝老兵的故事,缅怀先烈、铭记伟大胜利,高擎抗美援朝精神的火炬,以精神之光照亮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
创意舞蹈《红色足迹》,展现了女性新闻工作者的别样风采。她们守初心、担使命、强“四力”,用职业精神和专业素养,讲述着一个又一个武清故事。
区融媒体中心副主任肖茸云带来的朗诵《你们和我们》,号召每一个武清融媒人从百年党史中汲取不竭动力,永怀赤子之心,以时不我待的奋进姿态,书写更新更美的时代篇章。
歌曲《万水千山总是情》,展现了新媒体记者别样的情怀。美丽武清新媒体矩阵的这支精兵劲旅,关键时刻冲上去、重要关头顶上来,全天候待命,总是能发出最有力的武清声音。
打击乐器演奏——手碟表演,展现了新闻工作者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
情景剧《凯特》,充分展示了武清融媒人“铁肩”担“道义”,“妙手”铸“文章”的“新闻铁军”的风采。
演出在歌舞《万疆》中落下帷幕。
因为离百姓足够近,报道就有了影响力;始终同人民在一起,新闻就有了生命力。长期以来,武清融媒人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宣传党的主张,反映群众呼声,在乡村振兴大道上,在打造京津明珠、幸福武清的征程中,在疫情防控第一线,在基层社区街巷里......为了第一时间还原现场,他们很“拼”。拍、写、编、播一专多能,媒介技术前进一步,武清融媒人的本领就增长一截。
新媒体编辑部
记者 梁慨
习近平总书记致新华社建社90周年贺信,让我们体会到总书记对新时代新闻工作者的殷切期望。今年的记者节恰逢美丽武清APP正式上线,在媒体融合发展下,我们要守持初心本色、站稳人民立场,推出更多有高度、有温度、有厚度、有力度的新闻作品,办好百姓心中“咱们的平台”。
媒体融合开发拓展部
记者 刘菲菲
红色是记者最深沉的底色。第22个中国记者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在致新华社建社90周年贺信中,向全国广大新闻工作者致以节日的问候,我们倍感振奋。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我将始终对党忠诚,锤炼业务本领,不断增强“四力”,以新闻人的担当和坚守,讲好新时代武清故事、中国故事。
全媒体采访部
记者 于飞
记者节,是我们重温初心的节日。我们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致新华社建社90周年贺信中的重要指示精神,围绕建党百年、党史学习教育、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等重大主题,赓续红色血脉、坚持守正创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宣传党的主张
反映人民心声
记录时代精神
是武清融媒人坚定不移的信仰
今后,我们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
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上
更好履行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职责使命
努力创造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
无愧于时代的新业绩
文章来源于美丽武清公众号如果您也关注武清周边请关注我们武清注册公司或武清代理记账。